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? – 作者:赛娜
啥?历史是“任人打扮的小姑娘”,皇帝老儿一皱眉,就能篡改正史,留一纸谎言给后人猜谜?且慢,请穿越到唐朝当一回“史馆修撰”,亲身体验一把!
话说皇帝向您小手一招,低声问:“爱卿,你知道‘玄武门之变’?”原来皇上作为唐太宗的直系后人,觉得李世民当秦王时杀了兄弟“夺取”王位,未免太不体面了。伟光正的太宗明明一开始就封了太子嘛!史上根本就没有“隐太子李建成”这个人嘛!史书有误,烦劳爱卿涂正。
您领了重大政治任务,屁颠屁颠来到史馆准备大干一场。“明公欲观国史?”值班史官好心提醒:“现已修成的国史超过一百卷,您是要看哪一卷?”您灵机一动,估计有“隐太子李建成”相关记载的,也就集中在高祖太宗两朝了。值班史官点点头推开门,只见满架满柜堆叠着大量卷轴啊!
一共八十卷,看来一个人干不了,您只得把私密任务布置下去。一听到奉命改史,史官脸上露出了鄙夷的神色:“这么大的事,是否应先请示下‘监修国史’的相公?”
原来按照大唐传统,修本朝史书至少由一名宰相统领,绝不是史馆能自作主张的。万一监修国史的宰相像魏征那样“刚直不阿”,就算皇上出面,恐怕也得碰一鼻子灰。即便宰相装聋作哑,普通史官里也多有耿直之士,反正人前人后,您的节操是彻底没了。
管他呢,一番折腾,您终于把皇宫史馆里的八十卷改完了。所有“隐太子”字样全抹掉,“秦王”也全抹,还没等你喘口气,手下的史官友情提醒:“是否也应该修改实录和起居注?”
“实录”是啥玩意儿?史官们撰写“国史”所依据的主要材料呀!难道修史都是拍脑袋瞎编不成?在唐朝,一个皇帝刚挂掉,就得准备修撰他的编年体“实录”,为将来修史作预备了。“起居注”又是啥?那是撰写“实录”所依据的主要材料呀!它逐日记载了皇帝的言行,除了每次朝会的现场记录,还广泛记录一切与国政有关的人事。其数量自然更为惊人,以百千计……
更头疼的是,这类原始资料还不少。呶,这一架子“时政记”,由宰相记录,每天送史馆备案;这些是各种祥瑞,由礼部记录,每三个月送报;这上面写了外国使节来朝的情况……反正打仗的详细军报,各地道德榜样的旌表,农事丰歉与赈灾情况的笔录……堪称巨细不遗!
腿软了吧?随手翻开一本您瞧不起的“官方正史”,哪本不是记载了大量天文五行、地理人口、农业工商、社会经济?这些才是史官们平日里的真功夫!先看一篇地名改置记录:“晋安,本晋城,武德中避讳太子(建成)名,今改成……”再翻一篇音乐方面的资料,竟然还有一支乐舞叫《秦王破阵乐》!而且这歌在唐朝的地位相当于国歌,早已人尽皆知……您看,要焚书禁歌吗?
再说了,我大唐风气开放,不禁抄阅,书香门第多存史册。就算大规模焚书坑儒也还不彻底,大唐声威散布四方,那些新罗、吐蕃及西域诸国的使臣也带了不少资料回去学习,非下国际通牒不能彻查。
另外您别忘了,二百余名建国功臣中参与“玄武门之变”的不少,他们的子孙至今身居高位,按照我大唐葬制,重臣死后除了立石为碑,还要把平生大事刻在“墓志铭”上陪葬,您看,这下非派盗墓贼凿碑毁坟不可了。
喂喂,快过来,还有个事儿我得偷偷说:亲手杀兄这事儿本就是太宗殿下坚持写进实录的,万一“昭陵主墓穴”内也有相关文书,要不索性把昭陵一锅端了?
……
怎么样?历史是“任人打扮的小姑娘”,您倒是打扮一回给瞧瞧!
本文由 赛娜 编自《唐朝定居指南》。

不便微信扫描二维码的朋友,查找微信号:haowen_fxq,添加“小爱·分享”为好友,在朋友圈中为你分享其他精彩文章。
一条评论
爱你不是两三天,每月看你很多遍。